節(jié)目導視:改革開放40年來,汽車工業(yè)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40年成就的背后,是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堅守、奉獻青春年華的中國汽車人,他們作為時代前行的先鋒,用智慧和汗水踐行著中國的“汽車夢”。40年來,他們櫛風沐雨、中流擊楫、砥礪前行,是他們,推動著中國汽車工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本期節(jié)目,讓我們帶您走進中國汽車人徐和誼,他是北京汽車工業(yè)的總掌門人,被稱為中國汽車工業(yè)的“儒帥”,讓我們一起聽他講述中國汽車40年以及他和中國汽車的故事。
圖為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接受中國網專訪
主持人:徐總,您好!感謝您接受中國網的采訪。1978年,我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您也是在同一年邁進了大學的校門,改革開放對于那一年的您來說,有沒有產生影響?有沒有一些記憶深刻的往事?
徐和誼:這40年我是一個親歷者,也是一個參與者。1978年我正好插隊念大學,所以說整個改革開放40年對我人生影響太大了。
對個人來講,我也是一個最大的受益者。沒有改革開放念不了大學,念不了大學,也就沒有后來的一切。所以,改革開放這40年非常感慨,每一個歷程,每一個歷史階段都經歷了。并且特別慶幸的是我82年畢業(yè),畢業(yè)之后就進入了首鋼,首鋼又恰恰是當時改革開放的一個先鋒,在我們國家的工業(yè)領域最早實現承包制。從承包制到建立公司制,到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后來的國企改革,這一步一步我都經歷了。
40年我既在企業(yè)干過,又在政府部門干過,后來又到了企業(yè),行業(yè)跨度也比較大。從一個重化工的企業(yè),后來到了汽車,代表現代制造業(yè)的最典型的一個行業(yè),就是汽車,工作這么一晃就是16年,所以體會蠻深的。
解說:回首改革開放四十年,讓國人怦然心動的往事之一就是有關私家車的記憶。1978年,中國一年的汽車產銷量是10萬輛,幾乎沒有一個私人擁有汽車。當時中國的轎車價格是國際市場的三四倍,相對于工薪族四五十元的月薪,轎車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主持人:40年前的中國,還是一個沒有私人轎車的國家,被稱為“自行車王國”。那個年代,汽車離普通人的生活還很遙遠,在您的記憶中,那個時候的中國汽車是什么樣子的?又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徐和誼: 1978年的時候我們國家?guī)缀鯖]有轎車,只有上海牌的小轎車,再一個就是北京的212吉普,就是越野車。在國人的印象當中更多的是拉貨的各種卡車,后來有了拉人的面包車,比如鴻雁面包。轎車不要說進入家庭,在普通人的概念當中都非常淡。
從80年代初期開始,出租車有轎車了,那個時候是進口日本的豐田等品牌轎車作為出租車。那個時候能夠打出租的人都是外賓、國際友人,普通老百姓打出租是不可能的事兒。
后來到了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最早的出租是黃面的,現在說這個詞兒,90后他們可能不懂,就是那種最小一號的面包車,都刷成黃顏色,拿它作為普通國民的出租車。90年代初期開始有了夏利牌的A0級別的轎車作為出租,那就已經很洋氣了,總算有轎車作為出租。
那個時候真正轎車還沒有進入家庭,轎車進入家庭是2000年新世紀以后。一路走來走到今天。現在作為一個普通的家庭,說誰家里沒有一輛轎車,就跟咱們40年前,或者30年前家里沒有一輛自行車一樣。
主持人:現在基本成為一個標配了。
徐和誼: 40年改革開放我們國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一個中國人,每一個中國人的家庭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也經常想起小平同志那句話“發(fā)展是硬道理”。
解說: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汽車產品被稱作“缺重少輕無轎車”,以饒斌、郭力、孟少農等為代表的中國汽車工業(yè)老一輩奠基者和建設者們,披荊斬棘,艱苦創(chuàng)業(yè),開啟了我國汽車工業(yè)發(fā)展的大幕。1982年,鄧小平同志批示“轎車可以合資”。1985年前后,北京吉普、上海大眾、廣州標致,三個有嘗試性質的合資企業(yè)開始建立。1987年夏天,中央領導同志在北戴河的一次會議上,正式確定建立中國的轎車生產。回首中國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2001年是一個最重要的轉折節(jié)點。那一年,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中國老百姓對于轎車被壓抑多年的需求急劇釋放。
圖為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接受《中國訪談》專訪
主持人:我們回顧中國汽車工業(yè)歷程,離不開老一輩的汽車工業(yè)人,他們敢為人先、中流擊楫的精神可以說為中國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樹立了行業(yè)典范,您怎么看待他們所展現的精神風貌呢?
徐和誼:前一陣在北京車展的時候參加了幾個大活動,有一個我的前輩,中國汽車第三代汽車人,他講了一段話我感受特別深,他把自己定位為第三代汽車人,我就知道自己是第幾代了,今天可以明確說我是第四代中國汽車人。
第一代是以饒斌老先生為代表的中國汽車第一代汽車人,第二代是一汽的老廠長耿昭杰為代表的第二代汽車人。一路走來,我們到了第四代。從1953年我們國家開始有了汽車工業(yè),從前蘇聯的援建之后建立了第一汽車制造廠,也就是一汽,從零到有,從無到有,真是艱苦創(chuàng)業(yè)。
中國汽車這幾代人艱苦奮斗,在那樣特定的環(huán)境下,一路走來真是非常非常不容易。我相信再有一代最多到兩代中國汽車人的努力,我們國家整個汽車的工業(yè)水平會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我們這代人也好,下一代中國汽車人也好,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更加重大也更加艱巨前幾代中國汽車人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從我們這代人后頭這一代、兩代人肩負的是由大到強,責任和使命也非常光榮和艱巨。
主持人:您是在什么時候,在什么情況和汽車工業(yè)結緣的?當時的情形您還記得嗎?
徐和誼:我在首鋼工作了16個年頭,從開始搞設計,后來搞生產,搞運行,跨度也是蠻大的。后來到了1997年市政府把我調到了北京市經委工作,主管全市的工業(yè)經濟。那個時候在市領導的直接領導下抓汽車項目。當時代表市里面抓這個項目,后來2002年項目也弄成了,市里面當時說誰最后干這個事兒合適,就把我從政府調到了北汽,負責抓當時和韓國現代合資合作成立的北京現代。我就是這樣從2002年就來到了北汽,一晃到今年整16年在汽車行業(yè)工作。
主持人:半路出家接手北汽現代,當時您也面臨很多外界的質疑和壓力,大家對您最大的評價就是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現在回憶起來當時最難的是什么呢?
徐和誼:我也感謝改革開放這40年,我從一個大學畢業(yè)生直接就到了首鋼。首鋼特別鍛煉人,特別是80年代初,那是改革開放初期,天天加班,加班是正常的。所以那個時候首鋼流行了好多話,后來這些話就傳到了社會上,到現在社會上還有,什么“早七晚八”,“星期日白搭”等等有很多。每天都干到晚上10點,晚上10點下班是正常的。很多同志都在石景山上班,那個時候末班地鐵早,十點一刻在古城,都搶末班地鐵最后一趟車回城,早上5點多鐘起來,6點多就上地鐵奔首鋼。
那個時候首鋼管理可嚴了,遲到一次扣多少分,遲到3次一個月獎金就沒有了。我記得我剛畢業(yè)的時候掙46塊錢,后來漲到54塊錢。一個月獎金10來塊錢,20來塊錢,好當回事兒,遲到3次就扣沒了。
當時非常辛苦,辛苦是次要的,關鍵鍛煉培養(yǎng)人,沒日沒夜加班加點,并且通過自己努力付出,很快就會看到成效。工作的那種熱情,團隊那種氛圍無法形容。通過那些年的鍛煉,培養(yǎng)了不怕吃苦,什么困難的事兒無所謂。
另外,面對各種挑戰(zhàn),那種必勝的信念都是那段時間鍛煉出來的。所以通過首鋼10幾年的鍛煉培養(yǎng),養(yǎng)成了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成為我后來人生的一個無價的一筆大財富。當時來到汽車之后,確實困難很多,但是通過首鋼那些年的鍛煉,我看到這點活兒,在我眼睛里不算什么大事兒。
所以,打過大仗,在艱苦困難的環(huán)境下,特別對年輕人,多鍛煉、多吃苦、多參與,真是一筆無價的精神財富。
做任何事兒,我總結這40年一路走來,信心比什么都重要。當然信心是要有基礎的,趁著年輕,趁著有這種鍛煉的機會,多干、多吃些苦沒有壞處,受些苦和累無所謂。特別是年輕人,我覺得不要計較眼前的一時一事。
解說:經過40年的發(fā)展,我國汽車產業(yè)已經成為國計民生的重要支柱產業(yè)。中國作為全世界第一大汽車產銷國,連續(xù)九年位居全球第一。
到2017年年底,中國的汽車產銷量近3000萬輛,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汽車已經成為了很多中產階層家庭的標配。數據顯示,2017年,乘用車共銷售2471.83萬輛,占世界汽車銷量的27%,其中中國品牌銷售了1084.67萬輛,占中國市場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88%。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在困境中突圍,市場份額持續(xù)增長,正在贏得越來越多的尊重。
圖為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
主持人:目前中國的汽車工業(yè)從引進合資走向了自主創(chuàng)新階段,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崛起之路可以說是布滿了荊棘,挑戰(zhàn)重重,走過不少的彎路,也經歷過很多困境,受到過質疑,對此您有怎樣的感觸呢?
徐和誼:干合資容易,真是干自主難,太難了。沒干過覺得自主有什么大了不起的,跟人家學唄、仿唄、追唄,講都是這個道理,那可不是。
我來汽車這16年,最大的挑戰(zhàn),碰到最硬的骨頭就是干自主,特別特別難。這里難在什么地方?不是在產品,難在品牌上。一個品牌的建設、培育,我覺得這是我們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我們玩品牌缺少經驗,缺少人才,缺少團隊,缺少資源,缺少氛圍等等,特別難,但是再難也得干。特別作為一個一把手,我覺得再難也得面對這個挑戰(zhàn),毫不猶豫,義無反顧堅持把這條路走下去。
主持人:經過中國汽車人的不懈努力和科研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不斷追趕著世界的步伐。如今我國的汽車工業(yè)已經有很多領域走進了世界的前列,可以說這個在40年前還是空白的領域,如今帶給國人越來越多的自信和自豪。對比這40年的變化,您認為我們最需要堅持和傳承是什么?還有哪些需要改進和學習的?
徐和誼:我認為中國汽車工業(yè)一定會像我們國家家電行業(yè)一樣,經歷了這么一段以合資國際大品牌為主,后來逐步地轉向成為了中國品牌為主,并且中國品牌的產品走向全球。中國汽車行業(yè)一定會像中國的家電行業(yè)一樣走過這條路。這是我很早就得出的這么一個觀點。今天,我仍然堅持這個觀點。
所以,我說中國汽車行業(yè)也好,我們這代人,或者未來幾代人也好,發(fā)展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信心要十足。雖然晚了十來年,但是這些年整個汽車行業(yè)在自主方面快速成長,一定會像我們國家家電行業(yè)一樣,最后到這個程度。
解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fā)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中國汽車業(yè)以建設汽車強國為目標,肩負著時代所賦予的使命。
隨著產業(yè)逐步發(fā)展,中國2014年開啟新能源汽車元年,2015年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高速增長年,當年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整體汽車行業(yè)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關卡,中國也在這一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已連續(xù)三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也進入了發(fā)展的快車道。全球新能源車企銷量TOP10,中國占了四個席位,北汽新能源也一舉奪得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的冠軍。
主持人:2009年我們國家提出“十城千輛”示范推廣計劃,新能源汽車在那個時候并不為人們所了解,也不被人們所看好。但是北汽卻是在那一年毅然決然地投身到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當中,率先布局。我們是如何考慮的呢?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徐和誼:北汽為什么真干,這么有前瞻性。很多人問我你們怎么看得那么準,那么長遠呢?其實也沒有什么奧秘。因為北汽地處首都北京,發(fā)展新能源汽車不僅是個經濟責任,更重要還有一份政治責任。因為首都北京的大氣,它的環(huán)境保護,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作為黨委書記、董事長,必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精神去不折不扣地貫徹執(zhí)行。再加上我們對整個行業(yè)發(fā)展趨勢的判斷,所以就下決心全力地投入。這一晃走過了8年的時間,取得了一些先發(fā)優(yōu)勢。當前作為北汽來講,給我們提出最大挑戰(zhàn),在怎么取得先發(fā)優(yōu)勢基礎之前真正轉化成可持續(xù)的領先優(yōu)勢。
主持人:我們今天回顧了改革開放40周年我國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歷程,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節(jié)點上,我們除了回顧其實更需要向前看,您認為下一步我們如何繼續(xù)深化改革,有哪些重點和方向來實現汽車強國夢呢?
徐和誼:40年的改革開放為中國汽車整個工業(yè)打下了雄厚的基礎。今天沒有人再談前些年的話題,合資對不對,市場換技術,討論那些東西,現在已經沒有人再議論這些,這篇完全過去了。現在就是加速發(fā)展好自主,把自主這條路怎么建設好。
我也認為,今天中國汽車行業(yè)確實到了一個節(jié)點了,就是由大到強的節(jié)點,是個關鍵的起步階段。再有幾十年引領世界汽車行業(yè)發(fā)展,我們能成為主力軍。這個時候確實到了。
下一步來看,整個行業(yè)的重點,我認為雖然有40年的雄厚基礎,但是仍然有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整個行業(yè)來看,散、小、亂這三個字,仍然籠罩在行業(yè)的頭上。
所以,作為一個企業(yè),針對下一步希望國家有關政府部門,包括我們這些企業(yè),圍繞著整個散小亂這個局面恐怕下一步要下力量進行整合。
第二,現在圍繞下一步發(fā)展,真正的國家隊還沒有完全形成。有了個小雛形,但是真正的國家隊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所以,也希望下一步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把我們中國汽車行業(yè)的國家隊培育起來。這個國家隊是能夠參與到世界競爭的國家隊,而不是在國內市場競爭的國家隊。
主持人:您作為汽車工業(yè)的前輩,對于新一代的汽車人有怎樣的寄語和期望呢?
徐和誼:選擇好了行業(yè),這是第一步。第二,選擇好一個企業(yè),這是第二步。第三,選擇好一個好師傅,這是第三步。
我說那三樣都選好了,踏踏實實干一段時間,未來你一定會在這個行業(yè),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
同時,反過來也會對這個行業(yè),對這個企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你應有的一份貢獻。社會、企業(yè)不會虧待你。習總書記講話說得非常好,不要讓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吃虧,這是未來的主流。
主持人:謝謝徐總,感謝您接受我們的專訪。
(本期人員:責編/主持:佟靜 攝像:王一辰 劉凱 攝影:董寧 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