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梅:幸福建設比經濟建設更重要 |
中國網 | 時間: 2012-03-02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
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重心就要作出調整 主持人:今年兩會,您帶了哪些提案? 您最看重的是哪個? 張曉梅:今年是這屆政治協商委員的最后一次,所以我帶了十多個提案。有關于建設“幸福中國”的提案,關于轉型之后生活形態轉變的提案等方面的問題。 這些提案中我最看重的是《關于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的基本路線和國策延伸修改為“以幸福建設為中心”的建議》和《成立國家生活改革委員會助力生態社會良性轉型》。 主持人:您做過哪些調研?花了多長時間? 張曉梅:這是我第九年作為政協委員參加兩會了,用心觀察、用心思考平時的生活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習慣,隨時都在發現可以在“兩會”中提出的提案,因此這些工作是日常化的,每時每刻都在關注。 就拿“幸福建設”這個提案來說,三年前我就推出演講“幸福的金鑰匙”,和女性朋友一起探討怎樣真正地獲得幸福,獲得真正幸福的可能性是否存在。 應將幸福建設納入官員政績考核 主持人:在《關于將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的基本路線和國策延伸修改為“以幸福建設為中心”的建議》這份提案中,經濟建設和幸福建設的區別在哪? 張曉梅:“經濟建設”的指標是靠經濟增長數字來衡量,“幸福建設”的指標更多是人的生活感受。也就是說,一個是更物質化的東西,一個是更精神化、感性化的東西,一個是冷冰冰的,一個是溫暖的、有血肉的。 主持人:“幸福感指標”怎么和政府考核掛鉤? 張曉梅:幸福基本單元是人。最近幾年美國哈佛大學有一門最受歡迎的課程,叫“積極心理學”,在你們網易公開課叫“幸福學”,這個課程討論的是人類生活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幸福感。 人類發展到今天,追求幸福已經是非常重要的共同目標。究竟什么是幸福?哈佛大學研究中心講到幸福有兩個要點:一是快樂,二是意義,快樂+意義是幸福很重要的定義。 主持人:“幸福感指標”怎么和政府考核掛鉤? 張曉梅:如果強調以經濟工作為中心,必然就會突出GDP的考核指標。 以GDP為中心會有三大方面的問題,一是發展不均衡,因為突出經濟,會失去全面的、平衡性的發展。二是道德倫理的扭曲,毒奶粉、地溝油,還有去年讓人震驚的小悅悅事件。三是環境、能源、養老的挑戰。我國每創造100美金的GDP,資源的損耗是美國的三倍、德國的四倍、日本的六倍。 說這些并不是否定過去的成績,但當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程度時,就要作出調整。 談丁克家庭:如果不傳宗接代,談社會發展沒有意義 主持人:您今年提案也關注到空巢家庭問題,國家應該怎樣幫助他們? 張曉梅:我們國家在70年代開始推廣獨生子女政策,到現在很多家庭已經進入老年期,一些父母因為天災人禍或嚴重病殘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他們非常需要寄托。 現在國家有一定的經濟財力,有社保、醫保等保障,在獨生子女夭亡這個問題上,可以出臺一些政策,具體要專家探討。 主持人:也有很多人選擇丁克家庭,不要孩子,您認同嗎? 張曉梅:我覺得社會應該是包容的。 為什么現在會出現那么多的丁克家庭,這和整個社會的發展狀況有關,和突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有關,和人們的價值觀和生活選擇態度變化有關,如果我們鼓勵幸福生活,鼓勵為他人奉獻,可能就會促進很多家庭的結合。 另外,作為每個生物很重要的本能和責任,傳宗接代,這也是你作為一個人的貢獻,如果大家都不生孩子,我們談環保、談社會發展,都是沒有意義的,我覺得選擇丁克的家庭可能是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受到過一些傷害,可能是兩性上的傷害或是來自于其它方面的傷害,可能他缺少對人的信任,可能是缺少對于家庭幸福生活的相信,總體來講我會覺得丁克是有遺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