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國度的軍人友誼
“阿比德,聽說你這周六就要回國了,我明天要出差,到時候不能送你,今天提前來告個別,這條南京云錦圍巾送給你夫人,這對無錫惠山泥人送給你的孩子,替我問候他們。”
“Thank you very much, Professor Hu.”
初夏的南京,晚風輕拂,兩位中外軍官親切話別。
阿比德,阿富汗政府軍準將,2013年底到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學習。一堂生動的訓練實例課,讓他記住了胡堅大校。課后,他多次找胡堅探討作戰訓練問題。而胡堅也對這位與自己年齡相仿、有著豐富實戰經驗的準將非常欽佩,經常登門求教。胡堅就是這樣,對自己未知的領域總是充滿好奇。
軍人的友誼跨越國界,兩人在熱烈探討軍事訓練問題的過程中慢慢熟悉起來,逐漸成了好朋友。
2014年5月,阿比德即將學成回國,對于好朋友的離開,胡堅非常不舍。在出差前一天晚上,他特意帶著禮物前來告別。
“我們都是軍人,讓我們為世界和平共同努力!有機會一定要多回中國看看。”
“一定會的,你是我在中國最好的朋友。”
……
阿比德準將緊緊地抱住胡堅,久久不舍得放開。分別的時候,他摘下左臂上象征著戰場榮譽的軍種臂章,作為禮物回贈給胡堅。
胡堅也記住了這位長著濃密絡腮胡子、打過仗、對中國有著深厚感情的阿富汗軍人。
(柯結明 撰寫 屈莉 編輯)
一日十頁書
上世紀70年代末,胡堅留校成為濟南步兵學校的一名戰術教員。在同事眼中,胡堅陽光向上,踏實進取。
14歲就投筆從戎的胡堅一直有種強烈的危機感,常常覺得自己文化程度不高,理論基礎薄弱。于是,他就像一塊永遠也吸不滿水的海綿一樣,從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
一天,他到同事查金路宿舍請教問題,發現老查床頭上貼了一個條幅,上面寫著“每日十頁書,不讀不識數。”他立馬把這句話抄下來,回到宿舍就貼在了自己的床頭上,此后身體力行,從不間斷。
學者胡適曾經給自己的學生算過一筆賬:“每天花一點鐘看10頁有用的書,每年可看3600多頁書,30年讀11萬頁書,11萬頁書足可以使你成為一個學者了!”20出頭的胡堅,當初可能并沒有想到養成讀書的習慣會對自己的將來產生多么巨大的作用。但是,持續的閱讀的確讓他在理性思考的時候多了一對翅膀。
“學然后知不足”。胡堅經常這樣對年輕教員說,讀的東西越多,越覺得自己渺小。就像一個圓,越學半徑越大,周長越長,盡管圓心中的點越來越小,但你的視野變大了。
正是這種點滴積累幫助胡堅不斷提升教研能力,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軍校教員。
(屈莉 撰寫 李大華 編輯)